内容简介
留学生韩昭阳,在纽约大学取得双学位后,为了和自己心爱的女孩在一起,放弃自己的“富二代”身份,
未去接手家族产业,被父亲“抛弃”,他不得不留在美国,并去竞争激烈的华尔街争得一席之地。
在经过一段艰苦求职的日子后,经过层层面试,最终在世界顶级金融企业菲勒证券获得一个“试用”职位。在菲勒证券,韩昭阳从最初的愣头青学会了用智慧去工作、用知识去找拼搏,在鱼龙混杂、竞争激烈的华尔街,
他面临亲情与爱情矛盾,阴谋与阳谋的博弈,勇气与残忍的对决,在一次次坎坷和突围后,他一步步地当上了菲勒证券副总裁,在华尔街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但一直爱慕韩昭阳的萧燕,最终没有嫁给韩昭阳,却在韩昭阳的对头陆达龙的猛烈追求下,委身陆达龙。陆达龙用投行惯用的手段,
以外资收购韩昭阳的家族企业,而韩昭阳的家族企业不幸中了陆达龙的圈套……
作者介绍
陈思进:目前定居加拿大多伦多,任某国际金融财团全球投资部风险管理资深顾问,兼任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客座教授。曾任瑞信(CreditSuisse)证券投资部助理副总裁、美银证券(BofASecurities)副总裁、宏利金融财团(ManulifeFinancialCorp.)资深顾问等职务;央视大型记录片《华尔街》学术顾问,第一财经电视《思进观察》栏目主讲,《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经营报》《中国证券报》《经济参考报》《证券市场周刊》《每日经济新闻》《周末画报》《环球财经》《新京报》等一线报刊专栏作者;著有《美国凭什么》《投资的逻辑》《钱经》《金融让谁富有》《华尔街金融真相》《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看懂货币》等。
雪城小玲(戴玉梅、小玲):陈思进的太太,目前定居加多伦多。毕业于纽约市立大学,企业会计学专业。曾任建设银行上海某支行会计师、加拿大某会计事务所会计师。和陈思进合著有长篇传记文学《闯荡北美》和《独闯华尔街》;长篇小说《我们的时代》;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电影文学故事及随笔在《读者》《青年文学》《青年作家》《青年文摘》《海外文摘》《家庭》《知音》及《世界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
书评:另一个华尔街——小语《绝情华尔街》
文/张笑阳(作者为《读者?原创版》主编,本文略有删节)
拿到陈思进先生和雪城小玲女士的新作《绝情华尔街》的书稿已经一段时间了,却未能及时遵陈思进先生所瞩写几句话。扯起原因来,却也和华尔街有关。近年来,由华尔街刮起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我们这个与华尔街相隔万里、黄土高原上出品的杂志也不能独善其身,得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应对急剧变化的市场。华尔街,此刻距离我们如此之近。
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和想象中,华尔街也许就意味着一摞摞绿绿的美钞,道琼斯、纳斯达克上上下下不断变幻的数字和走势,交易大厅里神情紧张的交易员和满地散落的纸片,西装笔挺的职员,叼着雪茄的金融大鳄,当然还有不断爆出的一件件内幕交易和丑闻……总归似乎很难把它和我们的生活具体的联系起来。它是遥远的、神秘的、和情感无关的……但《绝情华尔街》带我们深入其中,给我们揭开了华尔街的另一面。直观的看看书名,有“情”,而且是“绝情”,又和华尔街在一起,似乎已经具备了一本畅销言情商战小说的基本元素。
作者以一个曾经的留学生、在华尔街闯荡多年的金融机构高管的经历和视角,带我们开始了一次跌宕起伏的“旅程”,其中的体验是生动、丰富和严肃的。至于读后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还有待于每一位读者朋友自己去解读。十多年前曾风行一时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有这样一段话解读纽约: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十多年过去了,如同当年解读纽约一样,如何解读华尔街,如何解读我们这个纷繁芜杂、日新月异的时代和世界,同样是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