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唯有记得,才是有意义的;忘了,一切就都不存在了。”———《记得有人在等你》的开篇题字。也是根据这个题字,我们获得一个英文书名:Only the Remembered Lives.
《记得有人在等你》,六个男人奉上的一本温暖之书。从惦记着出版这样一本书,到最终和读者见面,经过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转眼,又一个春节也快来了。《记得有人在等你》的出版,时间刚刚好。
这本书来自“六根”,李辉、叶匡政等京城六个文人的微信公号。正是上一个春节,“六根”推出了一系列让人温暖的、怀恋故乡的文章。那些天,朋友圈真是“家乡的美图秀秀”,关于故乡的回忆,关于故乡的美食美景,即便是伤感的,一切看上去也还是那么美好。“六根”之时评家叶匡政先生甚至专门写了一篇:《过年回家,一个文化密码》,赋予过年以深厚的文化意味。
那时候看“六根”推文,真感动啊。刚好,在“六根”公号推出一年后,到2015年6月,华丽丽的已有几百篇,文章好读好看。“六根”也已经很有名气,上万的铁粉追逐着他们。他们还拥有一个很有名的文人酒局,很多文化人参与过,我参加过,深深感到他们兄弟间的情义。
微信公号“六根”头一次结集出版,也算顺应时势。当“六根”定下要结集出版的时候,李辉老师写下了《六人行》,当这篇序发到我们的微信群里的时候,感动得眼泪都要掉下来。李老师的才情,“六根”的兄弟情,他们的追求、他们的境界,编辑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六人行,且醉且醒,各自且珍惜。”愿我们都各自且珍惜吧。
六个作者,六个文人,各有文采,各有风采,结集到一本书里,保留各自的特色,让我们的读者在一本书里领略到最多的风景,读起来不黏腻,又能得到一些文化的滋养,多好!
“六根”推文,作者们在标题上就显功力了。《幸福结局》《美丽如斯》《墙上的笔墨》《慢才是活着》……好看的文章太多太多,都是一个主题———记得有人在等你。在这样的主题下,分出十个单元:故乡/县城故事/暖男/追忆 /那人,那书/栖居/阅读/戏里戏外/行走/慢生活。
《记得有人在等你》就是好看,就是内容为王,读者就是白领、小资和中产。所以,我们这本书真的不是“鸡汤”啊。内容好看,其实是我们的作者有分量啊,六根者谁?李辉、叶匡政、绿茶、潘采夫、韩浩月、武云溥,是媒体人、作家、出版人。
李辉,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学者、作家,以一篇《秋白茫茫》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第五届和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年度散文家”。他的《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受到很多文化人的喜爱,也奠定了他作为畅销书作家的地位。叶匡政是诗人,时评家,他能敏锐地发现现实问题,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出路,他的文字像他的人温文尔雅。韩浩月,活跃的书评人、影评人,他的文字真诚而温暖,如同一个故乡守望者,引人共鸣,他是一个真正的暖男。
潘采夫是媒体人、专栏作家,他叙述他的人生经历,乡村—县城—京城—旅英,他的文字显示着多种文化的碰撞和交融。绿茶,媒体人、出版人,就像一个有为青年,痴迷于荐书,热心地推广好的图书,出版有价值的图书。武云溥是“六根”中最年轻的一个,媒体人、出版人,文字里满是沧桑,据说他的文章一般的报刊还不敢发。
“六根”,六位作者,分别生于上世纪 50年代到80年代,他们是黄金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这样六人的文章,结集成书,自有精彩。巧的是,当这部书稿渐渐成形时,他们的丛书“醉醒客”在中信出版社出版。六个男人,六本书。 这本《记得有人在等你》是六个男人,一本书。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缅怀与追忆,忧郁与快乐,失望与获得,迷惘与清醒。无论怎样,主题只有一个,在现实中寻找内心的关照。无论远行还是回家,都要———记得有人在等你。42229
(张艳玲,北京时代华文书局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