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好的谈话,是思想的呼吸,是境界的拥抱”。本书是“田歌访谈之光荣绽放系列”之一。主要选取80后偶像、荧屏小生、年轻女演员,如陆毅、姚笛、袁泉、吴奇隆等,对话主要围绕“青春”展开,透露出了他们各自在爱情、亲情、友情等方面的生活态度、事业追求和人生感悟,以其积极向上的青春面貌,引领当代青年努力向上。本书特有的“田歌谈艺录”版块,披露主持人田歌多年来从事明星访谈栏目的心路成长历程,也体现了她对传媒学生、演艺人员的负责和期待。
《田歌访谈系列》是一种以访谈录形式而出现的中国当代大陆、港、台三地五代演艺界明星“光荣绽放”的大集合,也是北京电视台《光荣绽放》栏目主持人田歌老师十余年来主持艺术的心血结晶。《光荣绽放》栏目集中采访了演艺界众多知名人士,是国内首个以明星现场演绎为主、直观讲述人物命运的栏目。
作者简介
田歌,国家一级导演,全国十佳制片人,全国百佳文艺家;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三十年年度风云人物;《光荣绽放》栏目制片人、总导演、主持人;中国唯一一位同时获得导演、主持、制片人国家级奖项的全能型电视人;美国新闻署邀请的第一位以学者身份访问美国的中国主持人;中国第一个电视谈话节目《荧屏连着我和你》创始人、主持人;其执导的《世纪之光》是唯一获得“亚洲电视奖”的中国晚会。
田歌创办的《荧屏连着我和你》标志着中国电视品牌节目的崛起和亮相、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从播音员到主持人质的转变。
2008年田歌推出了新的访谈节目《光荣绽放》,其华丽的舞台设计和“绝对田歌”的主持方式,立刻成为访谈节目中的一枝独秀,在文化界获得极好的人缘和口碑,并让“绽放”一词在社会上迅速蹿红。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光荣绽放》已成为北京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
推荐理由
1、栏目实力。国内首个以明星现场演绎为主、直观讲述人物命运的栏目,首次出版实体书。
2、品牌价值。栏目收视率高,百姓口碑好,采访的人物都是娱乐明星,专业,具有品牌价值,图书在内容上具有服务性、实用性。
3、作者实力。主持人田歌,品牌形象,是国家一级导演,全国十佳制片人,全国百佳文艺家。
4、读者年龄层跨度大。本书选择了从50后到90后五代最受关注、最具代表性的明星演艺人员,并根据传主的不同领域,分成五种类别。因此不仅从年龄上,适合50后直90后的读者选择,从个人喜好上,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爱的那一本。
5、出书规模大。配合节目开播五周年;演艺圈、娱乐圈、音乐圈、文艺圈、影视圈五大最受大众关注、喜爱的领域强强联合的庞大阵容。具有隆重性、纪念性。
6、书中独有的“谈艺录”。访谈、谈话类图书多如牛毛,但书中有主持人亲身感受、思想升华的“谈艺录”却是凤毛菱角。其既有传播美学、艺术哲学思想,也有人生哲学的意蕴,既披露主持人田歌多年来从事明星访谈栏目的心路成长历程,也体现了她对传媒学生、演艺人员的负责和期待。这是本套区别其他同类书的最大特征。
7、节目定位“高端大气”,真诚接地气,深刻有内涵。看了太多的娱乐八卦、真假绯闻、故弄玄虚后,这档节目还即将出版的图书,会我们静下心来真正了解一个明星,了解一个明星绽放背后的故事。本书遵循节目的定位宗旨,为读者呈现每一位明星的观点、精神、灵魂,最真挚、真诚的部分。让读者看到明星的另一面,而不是谈无聊的八卦、绯闻。这里,没有偷窥。
8、书是节目的“完整版”。电视节目受时间的限制,不能全面、彻底的为观众呈现每一位嘉宾所有想表达的,但书是“完整版”,这里有你在节目中看不到的,那又是你想知道的。
9、具有话题性。五本书分别围绕:梦想、青春、创作、幸福、艺术等当下极具热度的话题展开,具有时效性与实用性。同时资深主持人田歌与嘉宾们背后的花絮趣事,更值得与读者分享。
目录
吴奇隆:“霹雳虎”的精彩人生路
一个明星的奥运梦 002
永远的小虎队 005
从艺人到成功商人的秘笈 014
袁泉:“孤独”的山茶花
梨园学戏苦读生涯 026
大学时光孤寂并美好着 031
“山茶花”缤纷绽放 039
佟大为:娱乐圈的新好男人
希望女儿找一个像爸爸这样的老公 046
我从来不留女演员的电话 051
做演员就是出卖自己的灵魂 059
姚笛:喜欢“透明色”的倔强女孩
我要裸婚也裸不成 068
我的观点永远和别人不一样 074
《红楼梦》我三次调换角色 078
姚笛算不算一线演员? 081
贾乃亮:八零后偶像的成长日记
十五岁退学只为演员梦 086
我的成长有靠过父母 089
我承认因为小璐才有我的今天 097
张歆艺:“猫女”成长记
向往猫一样慵懒的生活 112
人生中走得最狠的两步棋 115
“二”其实是一种正能量 117
入行借了“宝叔”的光 118
我把青春都献给了某一个人 121
演员最应该做的就是好好演戏 124
王宝强:别人“追星”他追“太阳”的“傻根”
一部电影改变了人生 130
坚持不懈才能梦想成真 133
做父亲是件很过瘾的事情 138
演艺之路光荣绽放 143
徐静蕾:多重身份演绎别样人生
我不担心会过气 150
微型狂躁的导演 153
向往没有约束的生活 157
老徐的择偶标准 162
陆毅:偶像派中的实力派
演艺生涯的起伏与反思 170
偶像派还是实力派? 176
上海男人与东北女人的故事 179
张静初:清静如初的“水果女孩”
角色?西红柿?缘分 190
童年?龙眼?甘甜 196
亲情?海带?温暖 200
导演?北京?金色 203
事业?苹果?红火 210
田亮:“跳水王子”的转型与觉悟
不同圈子,隐与私 220
辉煌再现,觉和悟 223
北京奥运,梦与憾 227
少时拼搏,苦与乐 232
陈建斌:文艺且疯魔的“创作者”
其实我一直想成为一个歌手 244
我在演戏,戏也在演我 247
不疯魔不成活 254
我为什么老要导演改剧本 257
一切明星都是名声的囚徒 262
精彩书摘
我为什么老要导演改剧本
田 歌:我不知道陈建斌愿不愿意选择自己的创作道路,我知道也有很著名的演员,人家就是拒绝这个影视创作,就天天在舞台上,直到终究有一天碰到他的角色再出来。
陈建斌:我觉得舞台剧也一样,我毫不客气地说,就是说我十多年前搞舞台剧的时候,那个时候舞台剧确实是很纯粹的,因为那时候确实没钱,你也挣不到钱,所以你也没这个奢望,也出不了名,你就只能做一件事,就是把这戏做好,也不是我一个人,是所有的人。
田 歌:都是这样的。
陈建斌:都这样,所以那时候很纯粹,大家就在搞这个,搞艺术吧,只能搞艺术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这个时代就是比如说这个舞台剧也能够挣到钱,比如说也能够有票房有什么的时候呢,我认为可能就有杂念进入了,可能就不是说你一个人,你一个人想停留在那个时代,可是时代已经变了。
田 歌:那你呼唤那个时代吗?
陈建斌:我不呼唤,我为什么要呼唤那个时代?那个时代虽然我们今天想起来很美好,但我们那个时候,一贫如洗啊,我们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只能是停留在你的记忆中的时候很美好,我说今天行让你回去,什么都没有,你能受得了吗?
田 歌:不干了。
陈建斌:对。
田 歌:所以就在你的创作当中,你是为五斗米折腰的时候多呢,还是碍于情面的时候多呢,还有是真正打动你的角色多呢?
陈建斌:基本上我觉得我初期的时候离开了舞台去开始拍电视剧,我觉得确实是需要这个生活,需要生存,这个是,也不是我,就是我们这一代演员都是这样的。当你有了选择的余地之后,才能真正的选择,你没选择余地的时候谈何选择。当有了选择余地的时候,我会尽量地接这个戏,它或多或少还有一部分东西确实是我心里需要的,我才会去演。
田 歌:可是人家说你演戏的时候老爱改剧本,然后女演员或者是你的对手都觉得你不是很好合作,这是误传吗?
陈建斌:我觉得是这样的,比如我们当时拍话剧的时候,话剧的创作就是来了以后大家要在一块排练,排练30天到40天甚至两个月然后才演出,那为什么要排练我想问?排练的过程就是对剧本的不断的修正,然后把我们俩比如说我们这段戏,坐在这采访的这段戏我们一遍一遍地排我们说哪不对,然后你觉得我能不能那样,我觉得你能不能那样,我们就互相把所有的手段都使出来要把这段戏弄好,对吧,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排练,我们觉得很正常,因为工作就是这样,因为必须这样工作才能把戏排好,对不对。
到了这个演电视、演电影的时候我仍然以为是这样的,所以我也觉得应该认真地排练,我们应该认真地表达出我们对剧本的这个看法,如果剧本有不好的地方。我们当时排话剧的时候,我排的都是契诃夫的剧本,莎士比亚的剧本,贝克特的剧本,达力奥夫的剧本,这些人都是真正的文化巨匠,这些剧本拿过来我们觉得不合适的地方我们也是要做修改的,对吧,我想说,难道现在的比如说我们写的这些电视剧本他就能比我说的这些剧作家的剧本要好吗?我不这么认为,它一定是有需要完善和进步的地方吧,在这个过程中你说我们说把这个剧本调整一下,让它向更好的方向去,或者说咱俩在一块演这场戏,我说能不能这样,坦率地谈出自己的想法,这些东西为你刚才说的那个圈子所不容,他们不像我这么看问题,他们觉得就是你是越矩了。他们觉得你是个演员,你只要就是坐在那里,按照剧本,把你台词念出来,把这戏演完了就行了,你就工作就完成了。
这是我觉得对一个工作的两种看法,我的看法就是这样的,我要是演这戏我就必须要谈出我的这个想法,我是一个创作者,如果他们要是比如像你说的有各种传言或者是误解的话,我想来自于我们对这个事情的理解的不同。
【田歌谈艺录】演员有自己的角色创作意识和理念,是一个有实用和有艺术追求与责任心的表现。当然, 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也需要注意相关的情况,不要把角色和剧情弄错了,不然戏就会排不下去了。